书籍基本信息:
书籍名称:佛教与心理治疗
ISBN:7801234561
作者:黄国胜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11月
电子书格式:pdf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佛教与心理治疗的结合,旨在创建一种适合中国人心理和社会特点的心理治疗方法。作者黄国胜从佛教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书中详细阐述了佛教的四圣谛、八正道等概念,并将其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名为“超越疗法”的治疗方法。
“超越疗法”包括作业疗法、静心疗法和领悟疗法,旨在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来调节心理,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作者认为,佛教的禅定、戒律和智慧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超越。
书中还讨论了佛教与现代心理学的相通之处,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超心理健康概念与佛教的涅槃观念之间的联系。作者提出,通过放弃心理防御,开放意识,人们可以达到一种超越普通心理健康的状态。
此外,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佛教心理治疗的经验和案例,证明了这种方法对多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性。书中的观点和方法为心理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
内容提要:
佛教认为一切皆苦,并把引起苦的原因称为集,消除苦的方法称为道,最后的解脱称为灭。苦、集、灭、道合称四圣谛。心理障碍是令人痛苦的。如果把苦理解为心理障碍,那么集就是心理障碍的原因,道就是心理治疗的方法,灭就是心理障碍消除后的健康状态。
佛教与心理治疗的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的创新,更是一种文化和哲学的融合。通过将佛教的教义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相结合,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治疗心理障碍。
书中详细讨论了佛教的禅定、戒律和智慧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修行方法来调节心理,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作者认为,通过禅定的修习,人们可以培养出一种超越自我中心的视角,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佛教与现代心理学的相通之处,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超心理健康概念与佛教的涅槃观念之间的联系。作者提出,通过放弃心理防御,开放意识,人们可以达到一种超越普通心理健康的状态。
文章精选语句:
佛教心理治疗是一种结合了传统佛教教义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的独特治疗方法,它为心理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指导。
“超越疗法”作为本书的核心概念,通过作业疗法、静心疗法和领悟疗法的结合,旨在帮助患者实现心理的自我调节和超越。
书中对佛教的四圣谛、八正道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并将其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展现了佛教智慧在现代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黄国胜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证明了佛教心理治疗对多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性,为心理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录:
第一章 佛教原理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第三章 心理障碍
第四章 心理治疗
第五章 作业疗法
第六章 静心疗法
第七章 领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