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编纂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丛书中的第五部。其中所载95篇论文是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所接收的部分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北海老城研究与保护再利用、骑楼街道考察研究与保护再利用、近代城市与建筑考察研究、近代历史地段考察研究及保护再利用、近代理筑分类考察研究、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近代建筑史学及其发展研究、近代建筑师及建筑业界研究诸方面。反映了近两年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景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c
本书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人员吸取近代建筑历史经验,从事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指导作用,对文物保护部门和经济开发单位保护与再利用近代建筑、开发历史地段具有参考价值。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研究资料、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历史理论教学教材,又可作为了解各地风土历史、城市变迁的指南。
前言:
整整20年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于1986年10月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术会议,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起步的标志。
20年后,“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将于2006年7月在广西北海召开,这是中国举行的第十次全国性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术会议——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
1998年10月在山西太原召开的1998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中国东南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近代建筑比较”为主题征集论文,是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于1997年8月成立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所作的第一次有意识的引导。
其后,2000年7月在广州和澳门召开的20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再利用”为主题;2002年8月在宁波召开的2002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近代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为主题;2004年7月在广东升平召开的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以“开平碉楼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为主题。
自1998年以来8年的实践证明,结合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城乡建设的发展,适时确定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近期的主题,进行主题征文,召开研讨会,对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作有意识的引导,可使学术活动贴近现实生活、走进现实生活,发挥出对当前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北海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广西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决定联合主办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以“早期近代建筑与骑楼街道的研究保护”为主题,在广西北海市召开,正是考虑到了北海早期近代建筑与骑楼街道的研究与保护状况。
从文献记栽出现“北海”地名的时间算起,北海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研究表明,150年前(1855—1856年),合浦设在南康的巡检珠场司移驻北海,标志着北海从渔村过渡到城市,是为北海建城之始门30年前(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导致在其后的30多年间这里出现了早期“外廊式”近代建筑群;80年前(1926年),珠海路和中山路的拓建,开创了民国期间北海商业的一度兴盛。
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北海市样式丰富的早期“外廊式”近代建筑群、形态完整的珠海路和中山路骑楼街道有其技特性,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早期“外廊式”(VerandaStyle,20世纪50年代中国研究者称之为“殖民地式”ColonialStyle)是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的一种主要建筑形态,基本上指欧美殖民者在东南亚殖民地所建的建筑样式,最初在印度出现,继而在东南亚国家流行,后北上传入中国。
北海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5栋早期近代建筑群中,多数是“外廊式”的典型代表,数量多、保存状况完好,是非常值得我们珍视的历史文化遗产。
申报全国第6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合浦图书馆”,建于80年前,作为此地当时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其建筑反映了早期近代“外廊式”建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当地建茏演变的影响,以及地方人士对外来文化的认同1876年所设的“北海海关寄信局”(1897年转为“大清北海邮政分局”),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最早开办的邮政分局,其建筑原貌基本保存完整,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公用建筑遗存。
同是建于1876年的润洲盛塘天主堂,位于涸洲岛上,其建筑材料主要是就地取材,用岛上的火山灰块石、珊瑚石加螺壳灰砌筑墙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它的建造同1867年清政府对涸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借机上岛传教的社会背景相关,体现出教堂建筑所特有的内涵。
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瑞园”公馆,表现出早期近代“外廊式建筑”同当地传统居住建筑布局的融合,对于探讨近代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研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实例,其价值更在早期近代“外廊式”建筑之上。
关于骑楼街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说之一是,骑楼街道最先于19世纪上半叶在新加坡华人商业区出现,以后传到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台、港和粤、闽等地区。其说之二是,中国宋代即有“椎廊式”街道建筑出现,后来在北方逐渐消失,在南方部分地区流传发展;东南亚殖民地的“外廊式建筑传入后,在中国传统“械廊式”街道建筑的基础上,演化为“骑楼”,形成骑楼街道,并在其后的发展中成为中国南部沿海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北海老城区珠海路、中山路骑楼街道历经80年的风雨变迁,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整体形态保留完整,为中国岭南地区直线距离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旧有骑楼街道之一,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地段。特别是珠海路骑楼街道,不仅特色突出,更具备作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的现实基础。
北海市政府于2004年9月公布了《北海市老城保护区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就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作了相应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列为“历史文化街区”,摒弃通常旧城改造的“大规模拆迁、大商业进入”的模式,提出了以修笈工程来取代改造工程、基于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与利用来制定适合北海老城修复工程的目标与原则,计划分三期两年完成,并于2005年11月启动了第一期工程。
我们期待着北海老城修笈工程的成功,希冀其能为近代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有益的经验,作出可资借鉴的示范。
我认为,此次“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在北海召开,不仅对促进北海近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发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北海作为当代中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国范围内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深入,也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征集论文启事》自2005年6月发出后,得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师生和有关方面研究人员的积极响应,来稿踊跃。经过对符合征集要求的论文认真进行筛选,并同部分作者进行沟通,最终选取95篇收入此论文集。
95篇学术论文中,有关“北海老城研究与保护再利用”和“骑楼街道考察研究与保护再利用论文13篇、约占14;有关“近代城市与建筑考察研究”论文15篇、约占16;有关“近代历史地段考察研究及保护再利用”论文11篇、约占11.5%;有关“近代建筑分类考察研究“论文24篇、约占25%;有关“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论文12篇、约占13%;有关“近代建筑史学及其发展研究”论文11篇、约占11.5%;有关“近代建筑师及建筑业界研究”论文8篇、约占8%。
其中,有6篇论文作者来自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和美国。
有关“北海老城研究与保护再利用”的3篇论文的作者,为北海市主管城市建设的领导、主持北海老城修复工程的负责人,以及长期为北海近代建筑和老城的研究及保护倾注了诸多心血的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是他们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留存住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和可持续利用的城市资源。
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在研讨会之前正式出版论文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四),为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因此,此次研讨会决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延续这一做法。承“985工程”二期清华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建设项目、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各位作者积极配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力支持,使此次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得以在研讨会之前问世。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五)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编纂的学术丛书《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第五部,反映了近两年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