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为了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4月在北京成立了“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秘书处设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加强教材建设,服务教学改革提高教材质量,我们组织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力量,编写了“21世纪课程教材”。 本套教材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原则,以适应21世纪具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的综合...
[中医内科学(第2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编写说明: 为落实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专业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在总结几年考试工作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及《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主要参考教材,并合...
[中医内科学(第二版)][周仲瑛、蔡波(主编)]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出版者的话: 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20年期间,曾在台湾地区合作出版,其中有的品种先后多次印刷,有的被选为研究生辅助教材,对提高中医教学水平与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挥这套丛书的优势和特色,为了适应新世纪中医药教学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吸收和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保持原来的系统性、完整性、稳定性、权威性、代表性、实用性的特点,吸收各版教...
[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周仲瑛(主编)]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再版前言: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是全国唯一的行业规划教材?。由“政府指导,学会主办,院校联办,出版社协办”。即: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宏观指导;全国中虑药高等教育学会及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主办,具体制定编写原则、编写要求、主编遴选和组织编写等工作;全国26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学井专家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协助编写管理工作和出版。目前新世纪第一版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药学...
[中医内科处方手册][孙世发(著)]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由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的专家、学者、医师及研究生协同完成,立足中医内科临床,以常用方、有效方为主体,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在辨明病证的基础上,根据证候的具体变化,合理、准确地加减使用传统中医复方,以提高临床疗效。 本书以西医内科疾病为纲,中医证候为目。每一疾病介绍内容以概述形式为主,具体涉及中、西医两个方面包括疾病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证候分型、治疗原则等每一证型中,着重介绍证型名称...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胡光慈(编著)]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下载地址: http://xz.liangup.com/f/4760436-614202022-cccb75
[中医内科临证诊疗备要][陶汉华(编著)]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借助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对疾病的诊断越来越明确。然而中医传统诊病方法,往往以病人主诉症状作为一种疾病,如头痛,现代《中医内科学》中即列为一种疾病,但引起头痛的原因复杂,西医诊断包括感染中毒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眼源性头痛、耳源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脑炎性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十几种疾病。头痛实质上仅是一种症状,如...
[中医内病外治][吴震西、吴自强(编著)]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作者简介: 吴震西,1928年生。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医外治杂志》编委会顾问。为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的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6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对“内病外治”有很深的造诣。在国内中医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著有《吴震西内病外治集》。主编《中医外治研究》、《中医外治求新》为《中国民族医药外治大全》副主...
[中医入门精要][瞿岳云(主编)]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中医入门必须掌握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药、针灸等内容。本书编写特色鲜明:中医基础理论部分避繁就简,从宏观角度阐述中医的精髓,指导自学者快速领悟中医理念;中医诊断部分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便于应用和推广;方药部分引用经典及常用的中药与方剂,让读者能够学到规范的中医药知识,以指导临床实践;针灸部分则力求实用,操作简单、安全。本书尤其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习阅读。 下载...
[中医入门歌诀(第二版)][魏良行、倪正文(编著)]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内容提要: 本书共十一章,以歌诀形式对中医药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介绍。包括中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各种诊法、辨证、治疗原则和方法,中药来源、性能、炮制、用法和400余种中草药、200余首方剂,均编成歌诀。内容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形式上不拘一格,或五言、或七言,顺口押韵,好学易记,是快捷学习中医药的好帮手。适于中西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和...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