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稳定性分析法][胡秉民,耿旭(著)]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 286 views

[作物稳定性分析法][胡秉民,耿旭(著)]高清PDF电子书下载

书籍基本信息:


书籍名称:作物稳定性分析法

ISBN:7-03-003187-3

作者:胡秉民,耿旭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年1月

电子书格式:pdf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作物品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内容包括品种稳定性评定的5种回归分析模型和7种其他分析模型。每一模型联系作物育种试验实例,从模型结构、应用条件、具体分析和计算步骤等方面加以概括,对模型存在的理论问题作出分析,并对模型间加以比较,有利于读者选用更为完备的作物品种稳定性测度模型。

同时介绍了作物联合区域试验的效应分析与测定性测定,育种试验场点对品种的判别能力和对年份稳定性的估计,试验地区效应的指标分析与区域划类。全书不仅有一定理论深度,而且叙述深入浅出,有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作物育种学家、农业科技人员和推广工作者进行作物品种检定性审评工作方法论的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师生和生物科学工作者的教学与科研参考。

在作物品种植育和改良中,通常以质优、高产和稳定性强为其目标。目前质优、高产方面的技术已有长足进步,并在继续发展,而相对稳定性方面,由于测度及分析方法的局限,以致不能对其作有效的评估,影响了对这方面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内容提要:


作物品种对环境的稳定性,长期以来一直是育种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对于多个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早在1938年Yates和Cochran就第一次提出利用回归方法评价品种的稳定性。本书结合目前国际上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成果及作者的科研成果与认识,探究了见诸文献的线性与非线性作物品种稳定性测度的多种模型,对模型中存在的理论问题作出分析,提出对模型的评价与改进,并就模型的参数意义结合区域试验资料作出实际的解释。

育种工作者研究作物品种稳定性问题,旨在使作物的生理性状如开花期、成熟期等,或生产性状如产量、品质等在不同的环境里保持稳定状态。也即要求一个品种能够调节其表型的特性,使之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其平稳的生理、生殖特性。

要使品种减少对环境的反应,增进品种稳定性,至少有两种方法。一是从个体角度来看,使品种的每个单株对环境有良好的稳定性;另一是从群体观点来看,如一个混合品种群体,把许多纯系混合在一起,有的对某类环境反应较小,有的反应较大,但整体来看可达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事实上,研究发现个体的稳定性与杂合性有关。以玉米品种试验为例,用自交系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下试验作比较,发现自交系的变异系数大于杂交种,说明杂交种在不同环境中变异较小,比较稳定。另外还发现,如把自交系排成一组,把杂交种也排成一组,组中自交系间的差异大于杂交种间的差异,这说明稳定性与特定的遗传型有关。

编者的话:


本书的出版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的资助,书稿又经多位同行专家、学者审阅与协助,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章精选语句:


作物品种稳定性分析法是作物育种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书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育种工作者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品种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作物品种的审评工作,促进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

书中不仅介绍了多种稳定性分析模型,还结合实际的作物育种试验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应用指导,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书籍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通过对各模型的研究,帮助读者从理论上选用更为完备的测度模型,同时也将直接有助于改进和提高农作物品种的审评工作。书中还论述了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参试场点的效应分析,包括试验场点对品种判别能力和对年份稳定性的估计、地区效应的指标分析以及作物适宜种植区划分,有利于对品种试验场点的评估与选择。

本书的出版旨在为推动作物稳定性分析法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为作物育种学家、农业科技人员和推广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作物品种稳定性的含义

§1.2 遗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意义及其估计方法

§1.3 变异度测定的几个常用统计量

第二章 品种稳定性测度的回归模型

§2.1 Finlay 和 Wilkinson 模型

§2.2 Eberhart 和 Russell 模型

§2.3 Perkins 和 Jinks 模型

§2.4 Freeman 和 Perkins 模型

§2.5 George C. C. Tai 模型

第三章 品种稳定性回归法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

§3.1 关于品种稳定性回归分析法中的环境指数问题

§3.2 基因型协方差的一些条件假设问题

§3.3 关于变异原因的平方和与自由度分解的问题模型

§3.4 回归系数的偏性

§3.5 回归系数的收敛性

第四章 品种稳定性测度的其他方法

§4.1 Hanson 模型

§4.2 Mandel 模型

§4.3 Geng 和 Zhang 模型

§4.4 Nassar 和 Hiihu 模型

§4.5 Francis 和 Kannenberg 模型

§4.6 Shukla 模型

§4.7 Nor 和 Cady 模型

第五章 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参试场点效应分析与品种稳定性测定

§5.1 品种多点试验参试场点的效应分析与品种稳定性测定

§5.2 品种多年区域试验参试场点效应分析与品种稳定性测定

§5.3 育种试验场场点对品种判别能力和对年份稳定性的估计

§5.4 品种区域试验中以产量指标进行区域划类的方法

§5.5 品种区域试验中地区效应的指标分析与区域划类

参考文献

附录

下载地址:


http://xz.liangup.com/f/4760436-1419164107-3605a6?p=5670 (访问密码:5670)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10月30日
  • 除非特殊声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