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书法][欣弘(主编)]高清全彩色PDF电子书内容简介:
清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书道中兴的一代”之称。从艺术进程而言,前期宗法晋唐法帖,更兼之康、乾二帝极力倡导董(其昌)书赵(孟兆页)体,使得帖学书法得以风靡,进而追求字体“乌、方、光”,遂形成了“馆阁体”。随着考据学的兴起,文字学和金石学的发展,碑派书法应运而生;经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形成和发展,至道光、咸丰年以后,碑学书法便逐渐形成一统天下之势。而到现在,无论是帖学名家作品,还是碑学名家之作,都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在目前的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古书画”是以清代的名家之作为大宗。
满清初立,明末遗民以不同的身份进入清代。在寄情翰墨的文人群体中,涌现出一批书风独特、个性鲜明的书法家,如傅山、王铎、朱登、石涛等人。他们的书作在现今的拍卖市场上行情非常好。随着金石考据学在乾嘉时期的兴起,大量金石碑版文字的不断出土,使人们的兴趣逐渐转向碑学。再经过大书法家兼理论家阮元、包世臣的极力倡导,至嘉道年间,便形成了碑学蓬勃发展的书道中兴局面,涌现出许多成就突出的书法家,诸如邓石如、伊秉绶、丁敬、黄易、钱玷、桂馥、陈鸿寿、孙星衍等。这些书家之作,因兼融碑、帖之长而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2002年12月9日朵云轩拍卖会上,邓石如《隶书六朝镜铭》轴,经过激烈的竞拍,以高出估价四倍,即90万元成交。1995年10月8日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伊秉绶《隶书》横披,以27.5万元成交。2002年6月9日上海国拍拍卖会上,丁敬《楷书七言联》轴,以20.6万元成交。其他书家的书作成交价多在几万元左右,一般都有较高的成交率。
从道光年以后,碑学大兴,几欲统领书坛,许多著名书法家,均从北碑中吸取营养,促使真、草、隶、篆诸体亦各呈新意。当时最负盛名的是何绍基和赵之谦。其他碑学名家还有吴熙载、杨沂孙、吴大徵、吴昌硕、张裕钊、莫友之、杨觑、翁同献、康有为等。碑学对今天书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近些年的拍卖会上,碑学名家之作,亦颇受各路买家的青睐。在2001年6月24日上海敬华拍卖会上,何绍基的《书杜工部诗》屏,以20.9万元成交;同是这次拍卖会上,赵之谦《书节录古训》册,以40.7万元成交。1997年5月30日北京翰诲拍卖会上,吴昌硕的《行书》册(十开选四),以17.6万元成交。这个时期的名家书作,与早、中期一样,大都以几万元不等的价位成交。
明清书法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后人。那些名家的书作,因其艺术的、历史的价值所至,现已成为国家文物收藏机构和私人藏家收藏的重点。所以,在目前的书画拍卖会上,明清的名家书作的价位,虽不及同期同一名家的绘画之作,但很有市场,是各路买家追逐的主要拍品之一;尽管成交价大多为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但走势平稳,没有爆跌的现象出现,相对而言投资风险小,无疑更容易为买家所接受。况且,有些著名大家的精品,也有突破百万元大关纪录的。从近几年的市场行情来看,明清名家书作还是稳中有升,其拍卖行情的前景甚为可观。